top of page

關於六堆

  康熙25、26年間,廣東惠州、潮州二府的客籍墾民渡臺墾殖,初在臺南一地謀生,後至羅漢門南界到林仔邊溪口,沿下淡水、東港兩溪拓墾。至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事變之時,客籍墾民在下淡水溪一地已至少建立了十三大莊與六十四小莊的墾殖規模。


  其時在下淡水溪流域一地墾殖的墾民包括了閩、粵二籍。其中閩籍墾民多來自漳州、泉州二府,也包括了少數來自汀州的客籍墾民。粵籍墾民則來自潮州府和惠州府。

 

  其中來自潮州府的潮陽、海陽、揭陽三縣的墾民,由於其先祖原來皆是自閩入墾粵東,所以通行閩南語的潮汕片。而來自潮州府的程鄉、平遠、鎮平三縣和惠州府的興寧、長樂二縣的墾民,則為使用客語的客家墾民。因此在清朝康熙年間臺灣的拓墾歷史上,來自粵省潮州府的墾民同時包含了使用二種不同方言的人群。

 

  同樣地,「粵民」一詞所指也一樣包含了來自潮州通行潮汕片區的墾民以及來自惠州和潮州北部使用客語的墾民。不論來自閩或粵,墾民之間在生活互動上,是以福、客相聚,而不以閩、粵相分。

 

  同為「粵民」,使用潮汕片的潮民和來自漳、泉的墾民「聲氣相通」,而客家墾民彼此之間又「自為守望」。這種以語言上的差異所形成的認同直接影響了其後六堆民間團練的成員組成。

六堆分別指:
 

右堆

高雄市美濃區、六龜區、杉林區、甲仙區部分、旗山區手巾寮(今旗山區廣富里)、屏東縣高樹鄉、里港鄉武洛(今里港鄉茄苳村)。

附堆有楠仔仙(今六龜區)、莿桐坑(今杉林區)、莿仔寮(今杉林區)、月眉(今杉林區)、叛產厝(今杉林區)、崁頂、新莊、大埔(今高樹鄉大埔村)、九塊厝(今九如鄉)、大路關(今高樹鄉廣福村)、上武洛(今里港鄉)、下武洛(今里港鄉)、鹽樹(今高樹鄉鹽樹村)等十三莊。


左堆:屏東縣新埤鄉、佳冬鄉。


前堆:屏東縣長治鄉、麟洛鄉、屏東市田寮、九如鄉圳寮(今九如鄉玉泉村)、鹽埔鄉七份仔(今鹽埔鄉洛陽村)。附堆有海豐(今屏東市海豐里)、茄苳仔(今鹽埔鄉洛陽村)兩莊。


後堆:屏東縣內埔鄉。


中堆:屏東縣竹田鄉。


先鋒堆:屏東縣萬巒鄉,附堆有潮州、八老爺、力社、佳佐、林後、苦瓜寮、四塊厝等七莊。

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屏東縣綠元氣產業交流促進會

bottom of page